世界今亮点!非凡十年|落实“双碳”战略,崇明展现生态担当

崇明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强化使命担当,瞄准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目标,坚持减排、控源、固碳、增汇并举,聚焦发力,全面推进,努力把崇明岛建成碳中和岛,长兴岛建成低碳岛,横沙岛建成零碳岛,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树立标杆,提供案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长兴岛10万吨级CCUS创新示范项目现场,工人们挥汗作业,抓紧球形罐体施工,力争到今年年底前竣工投产。CCUS是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 从而达到循环再利用的效果,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燃机全流程二氧化碳减排装置,对于长兴低碳岛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长兴岛10万吨级CCUS创新示范项目效果图10万吨级的CCUS大装置堪称碳储存大容器,而一个个规模不等的光伏发电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崇明落地见效。陈家镇裕安养殖场渔光互补项目,年平均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5万吨。近日,陈家镇花漂村光伏示范项目建成投运,年发电量达6万千瓦时,一半发电量可满足村委会全年用电需求,项目建设与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风貌完美融合,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

能源领域的“双碳”行动紧锣密鼓推进,在建筑、交通领域,减碳降碳也是马不停蹄。去年,上海崇明“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被评为全国首个碳中和园区。在花博园的示范引领下,崇明正在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和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集中示范,将绿色低碳设计理念贯彻到城乡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全过程;交通领域,已实现三岛新能源公交、出租车全覆盖;生态碳汇领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5%,湿地保护率达到59%;低碳生活领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1.8%。

农业领域,减碳降碳看似不起眼,却也大有作为。年初,长江口碳综合实验室在横沙岛先行先试,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量化监测,为横沙零碳岛建设和碳汇农业提供数据支撑。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树立全生态、全链条水稻种植理念,围绕做好一粒米,在育秧、插秧、加工、储存各环节下功夫,引进先进的育秧机、智能插秧机、种子温汤消毒系统、烘干机等设备,将秧苗种子使用量降低60%,从种子源头到稻米出品,全方位减少资源投入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低碳不仅政府在行动,崇明百姓也纷纷积极参与,“双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付诸实践。在农村,农民屋顶装上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村级道路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各地的乡村公园廊道中,低碳骑行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崇明能源活动碳排量呈稳步下降态势。与2008年相比,2020年全区增加值增长约2倍,碳排放量下降约40%,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约50%。

目前,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近57.4万千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5万吨标准煤以内。同时,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8.2%,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6.5%。

“十四五”规划提出,崇明要为全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崇明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纳入市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的战略合作中,区政府与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共建合作,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碳中和学院、同济崇明碳中和研究院。2022年,是全面实施“双碳”战略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的启动之年,《2022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将要发布。下阶段,围绕开源与节流,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构建符合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定位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立生态岛GEP核算体系,积极倡导低碳产业技术与应用。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崇明要高标准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创新生态优势价值的实现途径,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的名片和长江绿色发展的标杆,围绕贯彻落实这个要求,崇明将牢牢抓住碳中和示范区这个机遇,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增强世界级生态岛核心竞争力和绿色话语权,为上海和全国的‘双碳’工作提供更多的崇明范例。”区发改委副主任丁振新表示。

CCUS技术、能源革命、低碳创新等未来感十足的前沿技术运用和先进理念的实践让崇明“双碳”目标风光无限,一个个辨识度明显、支撑力强劲的“双碳”项目在能源、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崇明先立后破,夯基垒台,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方向,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合奏,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加持、科技赋能、企业参与和市民响应,努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碳中和示范区。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可再生能源 能源消费总量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