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新年加菜:看体育比赛和表演|爱申活暖心春

洋溢欢庆的辞旧迎新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时期。有道是:体育无所不在,运动欢乐无限;体育活动成为欢度节日的一个重头戏。找体育乐子,添节日喜庆,在辞旧迎新之际,小体特别推出系列文章,邀您一同找寻节日里的上海体育记忆。今天小体带来第二篇《新年加菜:看体育比赛和表演》。

在上世纪80年代前,看体育比赛和表演曾是上海人辞旧迎新的一道大餐。随着人们文体生活的日益丰富,原先的大餐现在变成了餐前开胃菜。

我的少年正逢文体活动相对贫乏的日子里,新年里观看体育比赛和表演成为一重要娱乐内容。从我的日记里翻检出往事的记忆:1971年1月28日,大年初二。从我住的茂名南路163弄,乘车到延安东路725号沪光电影院看电影。这家在1939年春节前3天开张的沪光大戏院,1996年因建延安东路高架而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沪光电影院

那天,看的是13:50的下午第一场。看的不是故事片,而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简称“新影”)拍摄的3部纪录片,其中2部是体育题材:《西哈努克亲王 宾努首相观看体育表演》《中阿战友心连心——热烈欢迎阿尔巴尼亚篮球队》《热烈庆祝越南人民的光辉节日》。到4月4日19:30,走到离家不远的淮海中路550号淮海电影院,又把这3部纪录片看了一遍。无独有偶,我在1975年元旦,在市少年宫观看了新影出品的纪录片《第七届亚运会》。

当时电视机未普及,在上海要看国家队是“自古华山一条道”,靠的是这些单本纪录片和故事片放映前的《新闻简报》。这些影片不仅丰富了节日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体育知识和话题。就是从这些影片里,我们知道了一批著名运动员:体操蒋绍毅,羽毛球陈玉娘,跳水钟少珍和李孔政……

《新闻简报》

除了看银幕上的体育比赛和表演,也看线下的真人赛。我多是到陕西南路139号的上海体育馆。与看电影相比,它离家更近。出弄堂往北是南昌路,南昌路左拐向西不远就到陕西南路,再朝北就是体育馆了。

这里被誉为中国举重破世界纪录的风水宝地,陈镜开、陈伟强和吴数德在此先后4次打破世界纪录。有几年春节到此观赛,不是看举重,而是看篮球和乒乓球。馆内三面看台,成凹字形。虽说这里是上海最早拥有冷气设备的体育馆,但看台没椅子,坐在台阶上;馆内可坐观众3165个。凹字形看台中间是542平方米比赛场地,节日登场的有市队也有企业队。有一回,见到从八一队回来的康堂兄上场;这位撑杆跳选手在朋友的球队领先后,下场摸摸球皮过过瘾。

上海回力球场

这家体育馆诞生上海最早,建于1929 年;叫“回力球场”(Pare des Sports),中文“中央运动场”。那时,来这不是看比赛,而是以回力球比赛赌博,出售彩票分单独赢、位置、双独赢等。著名报人曹聚仁先生写道,“饿得慌了的小市民,给哞哞叫声诱了进去,一进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的球场大门,就休想出来了。”

1945年,回力球场改称上海市立体育馆,改建成能进行篮、排大球和乒乓小球比赛的场馆,为当时上海篮球比赛的主要场地。1949年改名上海市体育馆。在漕溪北路“万体馆”建后的1975年,把“上海市体育馆”头衔相让,改名卢湾体育馆。1997年,新卢湾体育馆在肇家浜路落成。

本文作者

袁 念 琪

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关键词: 辞旧迎新 陕西南路 新闻简报 延安东路 漕溪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