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推荐:摔跤吧少年!杨浦这对摔柔“夫妻档”育出天之“跤”子

弓步跑、前滚翻、后滚翻、侧摔、过肩摔......在刚过去不久的第十七届市运会上,一个项目摔出了27个冠军,这就是杨浦区代表团摔跤队。他们夺得了金牌榜第一、团体总分第一,实现新年“开门红”。


(资料图片)

从“冷门小项”到把项目打造成杨浦区少体育校的“拳头产品”,这项运动背后的人是一对“夫妻档”。他们在基层耕耘三十年的辛劳,培养出了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用体育改变了少年们的人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

这对扎根一线三十年的“夫妻档”

窗外春寒料峭,馆内热火朝天。杨浦区少体校摔跤队、柔道队的队员们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训练。自新冠实施“乙类乙管”以来,杨浦体育馆重新开放,运动员们也陆续归队。

杨浦区少体校摔跤队主教练赵斌全神贯注地盯着运动员的每个动作,不时喊话提醒技术要领。“今年市运会这一批运动员有13个马上要参加高校的单招考试,还有1个到上海队去集训,所以要抓紧时间,开展针对性训练。”赵斌告诉记者。

而在垫子另一角,赵斌的妻子、杨浦区少体校柔道队教练朱爱芳正在给几位小队员一遍遍纠正动作。1989年,当时还是上海市柔道队的运动员朱爱芳结识了刚毕业来杨浦少体校当柔道教练的赵斌。两位年轻人因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当时他师兄是我们的教练,他就经常带小朋友一块儿过来训练,那时候我们就认识了。”朱爱芳说。

两人因体育而结缘,退役后,朱爱芳追随赵斌的步伐,也来基层当教练。赵斌带摔跤,朱爱芳带柔道。这对重竞技项目的“夫妻档”,在一线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们一起去学校选材,分享一个训练场,共同激励、互相帮助。“因为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必须要在垫子上练,所以我们准备活动都在一起,比如他们柔道一三五使用垫子,我们就二四六使用,尽量错开,最大效率地把垫子利用起来,同时我们这边还有散打、拳击。”赵斌解释道。

都说重竞技项目的后备人才难寻,但这对夫妻,却从不愁缺人。慧眼识珠的老师、慕名而来的家长,源源不断地把孩子送来这里。向紫萱是个看上去秀气得有些文弱的女孩,却是个摔跤、拳击的“双料”冠军。因为读小学时被人欺负,父母把她送来赵斌这里,希望能让女儿学一项技能,保护自己。“当时还很小,对摔跤更多的是好奇,一开始还经常缺课跟不上,但渐渐地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这样的“多面手”苗子在赵斌夫妇的队伍里很常见。多年来,夫妻俩培养输送了柔道世界冠军姚玉婷、多名全国冠军和一大批专业运动员,还向拳击、散打、攀岩、自行车等一线专业队“跨项”输送了多名运动员。但最初,在选才上夫妻俩也走过不少弯路,刚当教练时,他们主要根据身材特点来选“苗子”,结果一届只能招到几个孩子,后来他们转变思路,以摔跤、柔道运动推广员的角色,去杨浦的中小学开课,从中选拔培养人才。

赵斌觉得,既然是推广,那就来者不拒,所有人都收,再好中选优,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他们的身体条件,来选择发展方向。“我们所有的运动员进来都从基础开始训练,几乎什么都训练,然后根据队员的发展前景,再合理安排摔跤、柔道或者拳击,我们这里还走出过赛艇冠军、自行车冠军。”

在夫妻俩的队伍中还有不少来沪随迁子女。这些孩子在七年一贯制的上体附中读书。赵斌和朱爱芳为了这些孩子们四处奔走,让他们能兼顾学业和竞技。“跟着教练,出路好”这也是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往这里送的原因之一。

欧阳传强如今已是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正在准备考研。小时候他很是调皮捣蛋,父母也没少为他的学习操过心。“本来没准备参加高考,后来赵指导找我谈了几次,鼓励我努力学习,参加专门针对体育生的单招考试,我才知道还有这样一条路。” 欧阳传强说,未来自己想要当一名老师或者教练。

在赵斌夫妇看来,最后能走上最高领奖台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他们希望的是,通过体育磨炼孩子们的意志,成为一个在做人方面“摔不倒”的人。

偰宜君是赵斌的首届学生。当年跟着赵斌训练时,她个头还没半人高,如今已是一名出色的公安干警了。这次趁着假期回来看望师傅,在场边看着师弟师妹们的训练,偰宜君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条件可没这么好,我记得是在一个租来的仓库里,没有空调也没有更衣室,一年365天都是赤脚在垫子上翻滚。”尽管现在已经不从事体育工作,但这段经历却对偰宜君影响很大。“首先意志品质要比别人坚强,然后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什么叫失败,你只有面对失败、接受失败,才可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不断取得进步。”

“以前都不怎么敢和人说话,”哈尔滨体育学院大二学生胡鹏说,“参加这项运动后,让我变得更自信了。”每年学校放假,胡鹏依然会回到这里参加跟训。

如今,杨浦摔跤队已经传承到了第三代,有的学生还会把自己的孩子送来这里学习。“我们这些人就是有一个共同的就是爱好,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一直坚持这么多年。”赵斌说。

关键词: 竞技项目 如今已是 春寒料峭 培养人才 主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