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递!天天学农CEO赵广:职业化和服务化是农服发展的趋势
(资料图片)
在开始之前,我讲一个关于猕猴桃的例子。市面上有很多品种、品牌的猕猴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新西兰的佳沛。我们国产的猕猴桃大部分是按斤卖,但佳沛的猕猴桃却是按个卖或者按盒卖,每个或者每盒都有固定的规格和价格,这就体现了它们的标准化程度很高。但是你们知道吗?其实,猕猴桃的原产地是中国湖北宜昌,最早就是我们中国人种植的。后来新西兰人把它引进去,通过改良品种,还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奇异果。通过这个例子,我发现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只是表象,这“三品”的背后是三类人才:育种人才、种植人才、农产品品牌营销人才。而我们国内正是缺乏相关的农业产业人才,我认为这是造成我们的农产品与国外农产品在市场表现差异化的根本原因。中国要打造农业强国,怎么打造?中国14亿人要消费升级,怎么满足?对于我们从事农业的人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也是2017年我们天天学农在丰农控股内部孵化时所基于的农业产业大背景和底层逻辑。天天学农是一个面向乡村致富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平台,从2017年8月份成立至今,我们累计服务了超过600万的农民用户,我们签约合作了超过2000名农业专家,开发制作了超过5万节课程。我们的服务对象覆盖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种植户、养殖户、返乡创业者、退役军人、新农人、农服人、农资人、农产品销售商、院校学生和政府部门农技员等。我们的课程内容也很丰富,涵盖了种养殖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一二三产融合和农业行业资质等6大板块。我们的教学模式,既有室内授课、室外授课、实操场景还原和动画讲解等,又打造了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线上课程。为了制作出好的课程内容,就要建立课程的标准。我们跟中国农科院、中华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联合制定课程标准,对通过考试的学员颁发行业培训证书。除了政府机构、院校、协会外,我们也跟一些农业企业合作。比如,我们与大疆的慧飞学院培养植保无人机飞手;我们与今日头条和阿里巴巴培养新媒体营销和电子商务人才。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培训工作任务,包括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业经理人培训。2019年,天天学农的课程入驻了“学习强国”;2021年,我们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共建了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培训学院,这是面向全广东省农民的线上公益学习平台。
关于农业职业教育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从事农业职业教育这几年的一些实践和思考。首先,我认为农业职业教育本身也属于农服,但它是跨界融合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我们团队为例,天天学农的同事既有教育出身的,也有农业出身的,还有互联网出身的,同时也有做媒体出身的。我们从2017年到现在一直打磨我们团队,构建了今天这样一个跨界融合的团队。我们提供的课程服务对象很多元化。今天已经不仅仅是面向养殖户和种植户了,还包括农艺师、园艺师、植保无人机飞手、农资销售员、农资产品经理、农业经理人、园林绿化工程师、农产品直播员、民宿管家、数字农业技术员、酿酒师等等。我们用“农业+”的思维来开展面向乡村致富的职业教育。我认为这些都体现了我们今天通过发展产业升级而衍生出来的不同角色分工。对于我们做服务提供者来说,就要关注这些变化,并且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今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大力发展面向乡村致富的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农业或者种植养殖等传统领域,而是涵盖了更广泛、更多元、更跨界融合的内容。因为乡村致富不只是农业生产问题,还包括了食品加工、休闲旅游、数字经济等系列一二三产领域。那么我们怎么去培养这些跨界融合型人才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鉴“互联网+”思维,在现有教育体系基础上推行“农业+”模式。所谓“农业+”模式就是把农业与其他行业、专业相结合,在传统专业设置之外增加新型专业方向。例如:数字农业技术员是农业+IT的结合、民宿管家是农业+文旅的结合;农业经理人是农业+管理的结合……通过这种模式,既可以拓宽职业农民的视野,也能提高他们在乡村致富中持续创新的可能。从农业从业人员的角色分工入手,我们可以看到农业产业的变化,以及思考这些变化对我们做农业服务的影响。我们要关注服务对象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不同环节和角色对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我希望通过从培训教育的视角,给我们做农业服务的企业和从业者提供一些启示。
关于职业农民
我想再谈谈我对职业农民的看法。这里例举了几个我们天天学农的学员案例,让大家看看今天的职业农民有多厉害。一个是四川的60后大姐,她以前做服装生意,在外地奔波。儿子种了几十亩葡萄园,却疏于管理,这位大姐就索性回到老家,接手了园子,从零开始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到2020年时,她一亩地就能收入4万块钱!还有一个也是四川的农民,他原本就是做农业的,但他后来改变了思路,他不追求品质,而是追求品类多样化。他在四川种火龙果、草莓、柑橘等十几个水果种类。他说:“人无我有,大家都会来我的园子采摘”,一年的收益达到了300万!再有一个80后学员,以前在城市里工作,回乡后种了200亩草莓,最开始请技术员帮忙,结果前两三年都是亏本,因为她不懂技术,也不能判断方案对错,后来她意识到自己也得去学习提升技术,才实现了扭亏为盈,走上了致富路!通过这几个学员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职业农民年龄跨度大、受教育程度高、工作经历丰富,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敢于实践,他们不仅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丰富的农产品保障,也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生活。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数据,在2021年农业农村部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当时返乡入乡的创业者累积有1120万人。这个数据其实在我们身边也能感知得到,因为有些人通过天天学农了解农业知识和技术,从而爱上了农业,并且真的就去种地了。比如,有两位是天天学农的同事。他们之前都不是做农业的,但是因为接触了天天学农以后,选择去做农业。其中一位在英德市种罗汉果,还有一位同事是回到他老家茂名市种阳光玫瑰葡萄。我们就在分析这些年轻人为什么关注农业,他们学习这些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了解下来,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商业化回报率,也就是赚钱。这是他们做农业的核心动力。因此,我们对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做了一个比较。传统农民是一种被动选择的身份,在今天的中国,如果出身农村而且没有离开农村,那他就叫农民。他们种植面积小,只能自给自足。而职业农民则是主动选择做农业,并且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会考虑规模化种植,并且愿意去了解新品种和学习新技术。所以我想总结两点,第一,职业农民不是由年龄、性别、背景、经历决定的,而是由他们从事农业的目的决定的。第二,职业农民现在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这对我们做农服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对农服是有很强的认可度,但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今天卖农资,不能只卖产品,还要提供服务,而且是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农服行业的人才竞争
我们看到了农服行业的一些现象,我们不仅服务农户,也服务农资企业。为此,我们开设了一个DMT农企数字化营销班,给超过100家农化农资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我们教他们如何在现有的线下服务模式下,结合互联网的趋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尤其是在过去3年疫情期间,线下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他们考虑互联网转型。我们把自己多年来专注于用科技方式服务用户的经验和总结分享给同行业,并为数十家农资企业提供企业内训。他们非常关注自己内部员工的能力提升和成长,包括中化、中国农资等都是我们的企业客户。同时,我们也重视自身团队内部的能力建设,丰农控股是一家非常重视人才的公司。我们也把培训和认证体系纳入到我们内部的人才组织建设中,从上岗、转正、晋升都会关注员工的学习和成长。最后我想说,我们的客户、友商和外部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要更加职业化,如果我们不改变,那么可能就会被淘汰,而职业化和服务化是农服的发展趋势——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对一个国家、对一个行业、对一个企业来说,所有的竞争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希望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好,让中国的农服越来越好,让现代农服去助力打造农业强国。谢谢大家。(本文根据赵广在第四届现代农服产业峰会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作者简介:赵广,天天学农CEO,毕业于中山大学。2017年联合创办了农民职业教育在线培训平台天天学农,目前平台已服务600万新型职业农民,课程节数超5万节。其创立的天天学农致力于打造面向乡村致富的职业教育培训平台,为农业从业者提供系统化的农技培训和认证课程。
关键词: